我的理財方法其實很簡單,方法也相對保守,除了生活必須開支外,其餘的錢就是做為理財用途,偏好的理財工具則與工作性質密切相關,主要以存款、股票為主,至於共同基金、房地產、投資型保單,不在考慮範圍內。

 

出社會工作以來,我就有固定儲蓄的習慣,主要以外幣為主,原因除台幣存款利率相對偏低之外,過去因派駐美國分行服務的緣故,加上孩子海外留學所需,因此固定會累積美元存款部位。再來是人民幣存款,當年派駐昆山分行,因此我也持有一些人民幣存款部位。

 

除了存款,我也投資股票,至於共同基金,則完全不考慮。主要是因為本身從事金融業,銀行業在從事授信徵信時,必須花時間研究產業與景氣脈動變化,多年工作經驗累積下來,讓我對自己分析、判斷市場脈動的判斷力有信心,其次,我也不太相信別人操盤,自己的錢還是自己操盤最好。

 

至於持有標的,除了彰銀、兆豐金等金融股外,還包括中鋼、南亞、台塑、台積電、中華電信等,以大型權值股為主。

 

我的選股邏輯很簡單,公司經營穩健、每年穩定配息的股票為主要的選股原則,像中鋼從10幾元就進場,以目前股價來看,仍有相當獲利;而其他股票,儘管近幾年市場起起伏伏,但受惠於穩定配息所致,因此對於目前投資報酬率都還算滿意。

 111  

之所以特別偏好權值股,原因是因為大型權值股這些上市櫃企業,經營較穩健,因此股價就算偶有波動,震盪幅度也不大,加上每年幾乎都會配息,長時間持有下,很快就能攤平投資成本,適合作為退休養老理財計畫的投資組合內容。

 

對我來說,投資最大原則以穩健成長為主,並不贊成以融資的方式借錢投資,我投資的資金來源,除了靠存款,每年年終領到的績效獎金,也會立即投入股市,當然,投資標的以穩定發配股利、股息的股票為主。

 

儘管投資以「穩健」為主軸,但工作放款授信的緣故,讓我對產業與景氣變化相對敏感,也較一般人保持高度警覺心,因此會時時檢視投資策略,並因應市場變化予以調整,過去我也曾買過面板、DRAM等相關類股,後來因嗅出該產業後市可能出現危機,便慢慢出脫持股,以降低投資風險。

 

 

買房自住 不愛當包租公

 

 

 

我不會替投資設定報酬率的目標,如果真要說有什麼目標的話,那就是利用投資完成某種目的的任務,像是:存款做為孩子的教育基金、為退休所需做準備等,早年我累積美元存款部位,除了因派駐美國需要外,另一個動機,就為了孩子海外留學的需求。

 

 

 

投資要看自己的個性。共同基金之所以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主要是因為,我比較不相信外面的基金操盤手,加上我熟悉金融市場動態,對於產業變化和趨勢走向也十分了解,因此,截至目前以來,仍習慣自己操作股市,我強調,這真的要看個人的情況而訂,雖我認為「自己的投資資金,自己操盤最好」,但我太太,剛好相反,她也同樣同樣從事金融業,基於工作緣故,反而投資了一些基金。

 

 

 

另外,部分民眾喜歡透過投資型保單投資,我也不喜歡,主要是我認為,投資與保障應分開看,因此投資還是自己操作,保單則回歸保障本質為宜,因此我的保險商品都屬於保障型保單,沒有所謂的投資相關保單。

 

 

 

至於房地產部分,我的第一棟房子是靠父母幫忙付頭期款,自己再以貸款方式買來的,不過當時房價便宜,購入總價才200多萬元,靠著自己工作存款,慢慢還完房貸,後來又因自住需求,陸續買進其他不動產。

 

 

 

過去我曾因派駐海外,把台灣的房子出租,打算賺取房租收益,不過,幾次總結過去幾次當房東的經驗,讓我發現,租金收入根本不足以填補租屋所需的相關花費,加上這幾年台灣租金報酬率偏低,因此打消當包租公念頭,決定房屋拿來自住就好,而非是投資的工具。

 

 

 

現代年輕人普遍陷入低薪窘境,我認為,現階段若是薪水不高,那麼就先專注工作,以存錢為主,並吸收財經知識,等到累積一定資金後,再挑個穩健的權值股投資,較不建議投資波動大、股價便宜的中小型股,我還是認為,穩健投資是最安全的。

 

 

 

資料來源整理: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learntori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