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賺錢需養成的6個好習慣你也可以成為有錢人

 

習慣1:算計工作的“投入產出比”

 

  新入職期間的工作,繁雜瑣碎,有很多工作看上去可能沒什麼意義。有些做業務代表的小夥子,起步階段是在幫經銷商打雜;而做內勤的小姑娘,頭半年可能一直在馬不停蹄地複印、掃描、製表。更要命的,是那些動輒就得坐好幾個鐘頭的會議或培訓,得強打精神才能做到不昏昏欲睡。

 

  我就是在某次大會上昏昏欲睡的時刻,朦朧中聽到主講人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做事情就要有成效,不能只做樣子。”然後我一下子就清醒了,覺得反正時間也耗上了,沒有吸收到東西實在不划算。

 

  在日後的工作中,我慢慢領悟到,在效率相仿的前提下,其實大家拼的是“有效時間”的多寡。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既然時間上的“投入”已成為既定事實,那麼為自己付出的時間榨取最大收穫才是最大的“產出”,比如,在那些成堆的複印資料裡尋找玄機。這裡說的“產出”不是經濟效益,而是成長與收穫。而有些實在沒有料可挖的工作,在保質的基礎上儘快結束就好。

 投資理財   

習慣2:節約別人的時間是種美德

 

  如果列舉最受老闆歡迎的職場習慣,“幫我節省時間”一定名列前茅。對於身居高位、極其忙碌的老闆而言,得力下屬的首要特質,就是能夠幫他們節省時間。

 

  有一回,客戶的對接人讓我改一個腳本,我就問站在身邊的他:“製作人電話是多少?”他一邊翻開手機幫我找,一邊用很克制的語氣說:“通訊錄你沒有嗎?”當時我特別不好意思,通訊錄我當然有,只是懶得去打開幾個資料夾找出來。我走了捷徑,卻侵佔了他的時間。

 

  於是我意識到,不僅要節約自己的時間,更要節約別人的時間,無論對方是老闆、客戶還是協作者。

 

  有時候看到一些極盡繁複的工作彙報,我都特別為當事人惋惜。我們交出去的每件工作,其實就像你的簡歷一樣,會讓別人對你做出判斷。不夠簡潔的工作彙報,只能讓上級把你劃入“浪費我的時間”的那一類別裡,永遠不可能進入“第一順位”的榜單。

 

 

習慣3:守住自己的“專業聖經”

 

  奧普拉說:“你做的每件事中都存在一門課程,而學習這門課程就是你往前邁進的方式。”這個世界,目之所及,皆有學問。

 

  我們各自的專業,都有自己既定的理論體系,大多數也有一本經典教材,這本教材,就是我們的“專業聖經”。對於行銷人來說,菲力浦?科特勒的《行銷管理》就是這樣一本“專業聖經”,可以伴隨我們整個行銷生涯。

 

  在專業閱讀上,讀好一本書,比讀遍一摞書要靠譜許多。同樣是《行銷管理》,我見過有人看一遍一知半解就扔下了,反正別人提起時,也可以說“我看過”;我也見過有人一遍接一遍地看,十幾年行銷生涯了還在看。後者的成就,無疑要大得多。這類書之所以叫“專業聖經”,就是要我們時常溫故知新。你見過哪個基督徒只看一遍《聖經》,就把它扔一邊兒去的?

 

習慣4:像老黃牛一樣“反芻”工作

 

  我一直被教導:一項工作結束,一定要有個成果,不然就白幹了。

 

  所謂“雁過留聲”是也。“留”的過程就是一個“反芻”的過程,即二次消化自己的工作內容。“反芻”的物件可以是會議、展會,也可以是培訓、計畫,甚至是一次談話。

 

  每次和善於溝通的人交流之後,我都會坐下來回憶:對方想傳遞給我什麼資訊?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他用什麼方式傳遞的?為什麼這樣傳遞?我接收的效果如何?每次把這些想清楚,都有一種跟高手過招後的酣暢淋漓之感,於我也是很好的學習。參加展會或是高品質的培訓之後,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做個PPT,也已經成為我的習慣。

 

  我們往往可以看到,經歷類似的人,成長速度卻大不相同。雖然做的事情都差不多,但能有多大的成長,就看你懂不懂得“反芻”。

 

習慣5:讓思維躍然紙上

 

  拉開職場新人距離的重要一點,就是工作有沒有思路,思路夠不夠清晰。

 

  都說人和人最大的差距在腦袋裡,可是思想這東西虛無飄渺,看不見也摸不著,如何才能使雜亂無章的各種想法有序化?我的辦法是畫思維導圖,當思維躍然紙上時,思路就自然而然地明朗起來。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工具,由英國人托尼?巴贊發明。《做單》裡的主人公,在開發客戶時都會畫一張人物關係圖,把影響訂單達成的人統統寫下來,比較他們各自對成交影響的權重,分析如何各個擊破。工作中,我也通過畫思維導圖來分析人物關係,除此之外,我還用它列計畫、做決定、寫筆記、整理創作思路,甚至找工作和送禮物,一張張圖見證了我的職業成長。

 

 

習慣6:“當下師為無上師”

 

  很多人喜歡抱怨自己沒有師傅帶,有些事情不知道該怎麼做。其實,這樣的抱怨也在變相地告訴別人,你不是一個有心的人。在有心人的眼裡,師徒關係可以是單向的,而不是非得教學相長。

 

  所謂“當下師為無上師”,即我們的上級處理每一件事情的方式,就是最鮮活的MBA案例,作為當事人的我們是第一受益人。職場裡的“慕容複”是成長最快的,因為他集合了上級、同事、客戶等各個“門派”的絕學,想不厲害都難。

 

  我們在替客戶做競爭對手的調研時,會被客戶告知,不能總盯著競爭對手的負面消息,要找出那些值得借鑒學習的東西,調研才有意義。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職場,那些和我們在工作上有競爭關係的人,其實也是很好的學習物件。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一個好習慣可以受益終生。初入職場時,恰恰是各種好的、壞的職業習慣形成的密集時期,在這個時候養成幾個良好的職業習慣,不僅能讓我們儘快和“菜鳥”說拜拜,而且對整個職業生涯都會大有裨益。

arrow
arrow

    learntori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