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1,000多檔上市櫃股票,要從中挑選出單一個股,基本面、技術面與消息面都得兼顧,實非易事!
如果改以追蹤指數的ETF,就容易多了。由於ETF與標的指數走勢相當一致,投資人只要觀察標的指數,來決定ETF買賣的方向與時點,就可以有獲利機會。
目前台股有十多檔ETF,內容涵蓋追蹤大盤指數的、高股息的;另外還有追蹤金融指數、電子指數 …
若是想投資港股以及上證A股,也有0061寶滬深(追蹤滬深300股)、0080恆生H股(追縱恆生H股)、0081恆生指數ETF(恆生指數)、以及00820 標誌上證50ETF(追蹤上證50指數)…
投資ETF要做的功課,比個股輕鬆,持股比基金透明,且被動式管理,不易孳生人為弊端,再加上手續費比股票還便宜…等利多,不知能否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賺價差VS賺股息
多數投資人都想在股票市場中賺取資本利得,也就是價差;至於配息,往往是股票被套牢後,沒魚蝦也好的權宜措施。
然而根據統計:世界富人的獲利來源中,有六成以上是靠股息,這一點正好與一般投資大眾相反。投資人常常想了解「有錢人腦袋裡在想什麼」,既然數據告訴大家,有錢人靠股利致富,那麼剩下的就是投資人願不願意跟進了?
配息勝定存 滿意嗎?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處於低利率,有些國家甚至呈現實質負利率。台灣一年期定存利率也在1.3%附近徘徊。
下表是近五年0050以及0056二檔ETF配息情形,平均比一年期定存優2~4倍。
利滾利 威力大
有立委提議信用卡循環利率宜由18~20%調降至6%~12%。公股行庫立即表示,即使降到12%,他們仍然願意繼續承做,可見複利累積威力有多大。
或許投資0050或0056的配息不似銀行發行信用卡這麼「好賺」;但是長期複利累積效果也不容小覷。假設以4%複利為例,不到20年,資產就翻一倍,也難怪富人愛不釋手。
ETF多空都能投資
ETF除了能做多,也能放空,交易十分靈活。概念類似台指期,不過還是略有差異,如下:
1、交易方式上,ETF與股票相同,而台指期貨則是保證金交易。
2、持有期間上,ETF可以長期持有,但台指期貨會有結算到期問題,只能短期投資。
3、ETF可以累積現金股利,台指期貨則沒有現金分派。
ETF 美中不足
若問ETF有沒有缺點,應該是成交量不夠大。除了0050,其餘每日成交量大都只有幾百張。
歐、美等股市較為成熟的國家,ETF的比重高達二~三成;台股ETF成交值比重,只有1.6%;如果從另一個層面看,ETF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資料整理來源:奇摩個人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