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月初,在烏克蘭克里米亞情勢持續動盪之下,俄羅斯總統普亭無視西方國家的呼籲與警告,請求國會上議院同意動用軍力出兵烏克蘭,直至其當地政治與社會情勢正常化為止,而國會也以壓倒性多數無異議通過,引發一場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俄國與西方世界對立的歐洲最大危機。

 

在這樣的陰影影響之下,全球金融市場就做出立即的反應。包括美國、俄國在內的各國股市大跌、盧布及歐元大跌,美元、黃金、農產品及原油價格卻快速衝高。

 

但在幾天之後,俄羅斯轉口稱「入境烏克蘭為軍演,並公布撤軍時間」,在避險情緒獲得緩解之下,原先大漲的金融商品快速回落,原本大跌的股市也以大漲作收。全球投資人又再度經歷了一場,因市場大幅波動的洗三溫暖心情。

 

但筆者認為,這次烏克蘭事件給許多理財大眾上的投資課,應該是以下幾大重點。如果深知其中奧妙,也許才能讓自己在投資趨勢的掌握上,更能看清楚利多與利空因素的真假變化。

 

首先,與其跟著新聞在投資市場「殺進殺出」,還不如冷靜下來,找出「受惠」及「受益」的標的再做決定。這則事件若要找出一個最大的受惠國,美國絕對可以算上其中最大的一個。這是因為一來,美國本土距離糾紛中心點有十萬八千里,就算發生戰爭,焦土也影響不到美國本土。

 

其次,美國及黃金,向來是國際政治動盪之際的「恐慌性資金避風港」。事實上就在烏克蘭政情緊張之下,不論是美元、美債及黃金的價格,都衝上了近期的最高點。

 

當然還有一段意外插曲是,《彭博社》34日的報導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造成全球股市面臨近一個月的沈重賣壓。總計世界全300大富豪的財產,蒸發了444億美元,盧布身價也慘跌至歷史新低谷底。

 

所以就有媒體報導,俄羅斯、烏克蘭差點擦槍走火,將迫使兩國富人趕緊將資產匯出國。其中,向來以避風港著稱的倫敦市中心房產,最有可由此受惠。因為根據房產機構Savills的數據顯示,倫敦市中心的房產買家中,約4%是俄羅斯人。London Central Portfolio執行長Naomi Heaton也說,歐債危機、阿拉伯之春、巴黎危機等政治與經濟風險都促使人們把資金投往倫敦市中心。

 

根據英國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Knight Frank LLP)調查,英國是全球投資人最想移居之處。根據該機構進行的訪問,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富人當中,有37%來自俄羅斯與獨立國家聯合體(CIS)的受訪者有意移民,遠高於全球的平均值15%。所以,英國也是另一個值得投資人看好的目標之一。

 

只不過這世界有得利者,就一定有受害者。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資料顯示,有66%由俄羅斯出口到歐盟的天然氣,是經由烏克蘭輸送;而烏克蘭進口天然氣中,也有58%是從俄羅斯進口。而歐元區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比重最高的三國是:德國(36%)、意大利(27%)及法國(23%)。

 

所以,除了烏克蘭外,對俄羅斯天然氣高度仰賴的歐洲(特別是德國),則是「受創最深」,當天德國股市「法蘭克福Dax指數」就大跌了3.4%,整體歐洲的跌幅也比美國來得大。儘管歐股事後回漲,這一變數對未來歐洲各國經濟的影響肯定值得關注。

 

其次,在「受益」及「受害」的標的中,也還要進一步區分出「短」、「中」、「長」期的影響。這是因為有些變數在短期過後,市場就會恢復正常;但有些中、長期變數,影響的深度及廣度可能更大。

 

因此,如果是有做到資產配置(沒把所有或大部分資產,重押在少數一、兩個標的上)的長期投資者,就沒有必要對於短期的市場波動,快速地進行「資產轉移」動作。

 

更何況,有些變是可能是「短空長多」,有的則可能是「短多長空」。以俄羅斯為例,雖然在烏克蘭緊張情勢升高之際,就立刻造成俄羅斯的股、匯市大跌。其中,RTS指數盤中重挫超過10%,俄羅斯盧布貶值超過2% 但是,不論從俄羅斯的政、經利益來看,克里米亞絕對是其「丟不得」的核心。根據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徵的說法,「俄國為保有克里米亞這顆黑海上珍珠,打過無數次戰爭,犧牲過許多俄羅斯人。撇開歷史、文化、宗教與民族因素不談,俄國的黑海艦隊一向以賽凡堡為根據地,其戰略價值無可取代。要俄國坐視克里米亞陷入亂局,或隨基輔脫俄入歐,那是不可想像之事」。

 

張教授的分析其實就一語道破了其中的關鍵:「烏克蘭,特別是克里米亞,對俄國而言,是要不惜代價維護核心利益,對歐盟或美國而言,只是邊際利益。在鞭長莫及,難以有效反制俄國,又不肯出錢收買之下,歐美自然不會輕易涉險。因此,除了外交喊話、恫嚇,請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北約、歐洲安全合作會議介入斡旋外,別無他法。美歐色厲內荏的窘境,讓俄國看破手腳」。

 

也就是說,如果俄羅斯終究沒能順利掌握住烏克蘭這塊「大肥肉」,投資人也許才需要「更加看空」所有的俄羅斯資產才是。至於身為歐元區經濟核心代表的德國為例,雖然股價在大跌後因俄羅斯「撤兵」而翻漲,其投資市場裡的「麻煩」還不只烏克蘭危機這一項。

 

再以德國為例,雖然該國政府的報告指出,2月份失業人口有1.4萬人的降幅,且失業率仍維持在6.8%,但德國的歐盟標準消費物價指數2月值降至1%的年化值,低於1.2%1月水平,同時也不及市場預期。進一步強化了歐元區內,將有通貨緊縮局面的擔憂。

 

且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德國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由1月份之32個月高位56.5,回落至54.8。以上,也許才是過去一陣子,一頭熱地相信歐洲市場投資前景一片大好的投資人,該仔細思考的問題。 至於新興市場方面,《TIME》專欄作家芙洛夏(Rana Foroohar)指出,烏克蘭事件突顯了新興市場「地緣政治風險」和動盪不安的本質。她認為新興市場劇烈動盪不是近年來無中生有,其根本原因,在於快速衰退的經濟。

 

國內媒體引述摩根士丹利證券新興市場主管夏馬(Ruchir Sharma)的發言指出,十年前俄國總統普丁、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等,都打著實用主義的口號,帶出了2007年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

 有錢人養成術-651  

然而,這些過去的改革者,變成了政治強人,所帶出的,是經濟成長衰退、資本大量流出。所以夏馬便表示,新興市場過去十年快速衰退的故事,和1980年日本經濟泡沫、1990年網路科技泡沫的翻版,都是快速飛漲後,快速滑落的同一劇碼。

 

再者,要不要在大跌中「搶進」,也得在檢視過行情是處於低檔或高檔才行。例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持續有大筆資金流出,且價格接連下跌的新興市場股、匯、債市,在這波烏克蘭危機中,也不能免俗地進一步下跌。所以,就有專家大聲疾呼「可以趁著低點加買新興市場資產」。

 

當然,從巴菲特常說的「危機入市」觀點,投資人最應該在市場短期利空因素空襲時,大膽進場買進。然而,這句話其實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說:除非投資人能夠確定市場已經處於底部階段,價格不可能再繼續「探底」,或是市場雖然處於相對高點,但長期仍有許多強而有利的利多支撐,否則,任何大跌都不見得是投資人「進場搶買」的大好時機。

 

例如根據國際穀物理事會(IGC)預測,烏克蘭20132014年度將出口1830萬公頓玉米,較去年同期1360萬公頓相比,略微增加,出口量也將成為世界第3大國,僅次於巴西與美國。小麥部分,本季也將出口950萬頓,去年同期為710萬頓。

 

所以在烏克蘭局勢趨向緊張之際,除了國際油、金大漲之外,農產品價格也跟著爆漲。但是,隨著俄羅斯結束軍事演習,替烏俄緊張關係稍稍緩解,小麥與玉米也雙雙下跌,小麥4天以來首度走跌,玉米也從6個月以來高點轉弱。立刻就有專家預估,價格短期內應不會再有太大波動。

 

但是,像是技術分析師蔡森就在他的部落格表示:相對於國際主要股市處於高檔高風險區,農產品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便明顯屬於跌深後的底部結構。

 

以小麥為例,小麥周線由201286日當周最高843.75美分,長期盤跌至今年16日當周最低的406.25美分,幾乎比「腰斬」還多,23日當周突破頸線後完成雙底,為技術面終結長空後,至少為「中期大反彈」的結構。也就是說,如果「中期反彈底部」確認,也才是「黃小玉」得以「翻身」的重要關鍵。

 

最後,在理清楚了誰獲利?誰失分之後,投資人該關心的恐怕更是「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預做準備」。筆者的意思是說:通常螳螂補蟬,黃雀在後。在這次風暴之後,投資人最該關心的應該是中國大陸的後續發展,而不單單是烏克蘭這塊土地而已。

 

畢竟,跳居全球貿易總額冠軍、其貨幣也已取代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國際貿易融資幣別的中國大陸,不但牽動整個世界的經濟榮枯,更是所有新興市場未來走勢的最大指標。

 

當然,中國大陸這塊市場很大,就算是「噬血」且資金雄厚的投資大鱷,也未必能有辦法撼動得了。但是,中國大陸本身的經濟與金融的問題眾多,要說這些市場炒家沒有好的切入點,恐怕也是言過其實。所以,投資人更應該密切關注到這個對未來整體投資,可能會影響的最大變數才是。

 

資料整理來源:聯合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arntorich 的頭像
    learntorich

    【有錢人養成術】-會賺錢是教出來的!

    learntori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