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歲的陳先生是擁有多年翻譯經驗的自由譯者,雖不是一般上班族,每個月收入起伏較大,但他總是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扣款多檔基金,累積自己的財富;陳先生以翻譯財經書籍為主,工作的過程中剛好能吸收相關財經知識,也讓他擁有不錯的投資勝率;從2006年投資到現在,陳先生以投資基金、黃金為主,平均報酬率達15%。
閒錢投資 賺賠不影響生活
對於收入不固定的投資人來說,每個月要投入多少錢投資,似乎是個棘手的問題,但陳先生表示,自由譯者薪資波動還是有個限度,他會估算出收入下限,再推算可以用來投資的閒錢有多少,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投資賺賠影響生活;且設定定期定額基金的扣款日就在薪資入帳後的幾天,剩下的錢就可以放心自由支配;若遇到收入較豐厚的幾個月份,便觀察市場情況,再決定是否額外加碼或暫時存起來。
由於陳先生翻譯的作品主要都是財經書籍,也讓他對投資更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投資心法包括三不、三要:不碰台股、不買不熟的商品、不買市場最推的商品;要用閒錢、要風險管理、要定期檢視績效。
投資心法第一條:不碰台股
陳先生與一般的台灣投資人不同,台灣投資人偏愛台股,不管是直接參與股市或是買台股基金,手上多少有相關資產,但陳先生只有在2006年開始投資的初期碰過台股,之後一直對台股敬謝不敏。陳先生說,不買台股主要是因為沒有時間看盤,加上市場上不時傳出經理人勾結特定人士的弊案等,讓他決定不碰台股。
回憶剛投資時,也曾傻傻買了根本不熟悉的商品,像是當初市場上剛有投信業者推出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時,陳先生以為買「債券」穩賺不賠,後來才知道情況和他想的不一樣,最終選擇在報酬率來到-10%左右的時候認賠出場。
此外,陳先生對商品的挑選也很有想法,絕不隨波逐流,不會看到市場什麼熱銷或業者強推就去買。陳先生購買基金的第一步就是挑出有潛力的市場,由於拿來投資的都是閒錢,就算賠掉也不會影響生活;且陳先生相信以長線的眼光來看,只要不是有問題的基金,大致都是上揚走勢,因此願意勇敢去買較冷門的商品;像是去年中開始,他就開始定期定額扣款買市場上鮮少人知的邊境市場商品,因為看好邊境市場將成為下一個新興市場。
認真做功課 注意風險管理
而在確定要買哪一個市場之後,陳先生會認真做功課,把長期績效維持在前段班的基金挑出來;他特別在意基金的報酬波動度,因為注意風險管理比注意基金績效更加重要。而在開始扣款後,陳先生也會每個月檢視績效;若基金績效表現差,會進一步去了解該基金的投資標的,思考是否要調整。
撐過金融危機 績效-30%變+26%
回想印象較深的投資經驗,陳先生曾在2006年買過一檔環球資產基金,一開始定期定額買入後績效一路往上漲,但不久後爆發金融危機,基金績效開始轉負;陳先生一開始還秉持逢低加碼的原則,希望能攤平成本,但一直到手上的閒錢消耗差不多了,還是不見起色,基金績效一度跌到-30%。由於陳先生相信該檔基金沒有問題,因此最後決定停止扣款但不贖回,在經過5、6年的時間後,基金報酬率果然回漲到約26%,才開心將基金贖回。
經過8年洗禮,陳先生投資報酬率越來越高,現在手上主要的資產以現金、基金與黃金為主,而還在定期定額扣款的基金,包括全球股票、新興市場平衡型基金、可轉債、邊境市場、美股與原物料基金,而在單筆投資的部分,還包括全高收債,及以日本股、歐股為主要持股的基金,資產配置相當分散。
【2014/10/11 聯合晚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