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壹電視當家主播蕭彤雯為了愛女,兩年內看了30多間房子,就想找一間安全又溫暖的房子。她笑著說:「幾乎每到周末都和房仲約會,甚至一個周末便看了6間房子。」出身財經線且形象精明幹練的她,其實曾兩度投資房產失利,旦她也從中悟出了買房心得,在瘋狂的看屋過程中,同時修正購屋法則。她表示,房子是自己及女兒要住的,因此很看緣分,且為了女兒安全,以有保全或管理員的電梯大廈為優先考量,不過,她也坦言,25坪的電梯大廈在天母其實很難找,目前已逐漸將範圍擴及工作所在地的內湖區。
盲目聽從 溫泉宅「泡湯」
最近,壹電視當家主播蕭彤雯為了愛女,兩年內看了30多間房子,就想找一間安全又溫暖的房子。她笑著說:「幾乎每到周末都和房仲約會,甚至一個周末便看了6間房子。」出身財經線且形象精明幹練的她,其實曾兩度投資房產失利,旦她也從中悟出了買房心得,在瘋狂的看屋過程中,同時修正購屋法則。她表示,房子是自己及女兒要住的,因此很看緣分,且為了女兒安全,以有保全或管理員的電梯大廈為優先考量,不過,她也坦言,25坪的電梯大廈在天母其實很難找,目前已逐漸將範圍擴及工作所在地的內湖區。
盲目聽從 溫泉宅「泡湯」
韓國女星全智賢以《我的野蠻女友》聲名大噪,躍身一線女星,但後續的作品卻都缺乏亮點,直至去(2012)年結婚後接拍《神偷大劫案》一片,再次用精湛的演技收買觀眾的心,創下韓國影史的票房冠軍。然而,她不只星路順遂,投資理財也相當成功,今年四月她砸下58億韓元,買下一棟70坪的大樓,並出租給星巴克,每個月至少有44萬租金的進帳。
全智賢在韓國演藝圈的身價著實令人驚艷,接拍一支廣告就有2770萬元台幣進帳,加上戲約片酬,可說是荷包滿滿。全智賢相當懂得投資理財,其中又以房地產最受她的青睞。六年前,他就在首爾江南去購入一棟6層樓的商辦,並分租給診所、補習班等業者,房屋價值更翻漲至台幣1.2億。
從民國55年就進出台股的陳伯伯浮沉股海47年,學到的寶貴心得是:要保戰果,一定要「適時停損」。 報系資料照
高齡78歲的陳伯伯,從民國55年就開始玩股票,只是股齡達47年的他,總結卻「賠的比賺的還多」,所以現在的他「不敢大玩了」,除了手邊保有幾張權值股之外,就是偶爾下個一、二口小台指,當作生活樂趣……
繼「月薪22K小資男靠人脈買5千萬房」後,近日又有篇名為〈月薪4萬小資女里歐娜 6年買3房投資術〉的文章,描述一名月入4萬的上班族,從80萬元開始買屋,短短6年就擁精華區3間房子,收益率約4%,淨賺1300萬,樂當包租婆。文章一出,遂引發網友熱議,然而經過網友的計算及推理,踢爆文章做假,並諷刺若想依文中所言,按圖索驥,最好找個金龜婿幫付房貸,才是炒房穩賺賠之不二法門。
據平面媒體報導,里歐娜,一名月薪4萬元的上班族,曾因愛美淪為「卡債族」,然而現年35歲的她,卻已有6年的買房經驗。一開始拿出80萬元當頭期款買屋,以自創之買屋攻略投資房產,如今手握3房,分別位在中山國小站、市府站及南京三民站,全是約15坪的挑高樓中樓。
10月受美國政治因素影響,量化寬鬆(QE)退場時點可能再延後,促使美元大幅走弱,並刺激黃金自低點反彈,若從6月27日今年低點1,200.65美元,計算至10月22日收盤的1,340.15美元,反彈達11.6%,由於黃金進入需求旺季,法人建議,投資人可分批買進。
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美元中短線走弱態勢猛烈,顯示全球金融穩定的基石已經穩固,系統性風險與現金需求下降,反而是投資與投機需求增加,此現象可能延燒成長期通膨,讓投資人想起2001年科技泡沫以及911恐怖攻擊後的資金環境,帶動黃金自今年低點起漲。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現在不少年輕人認為自己終身買不了房子,但若能像故事主人翁一樣規劃,自住與投資兼具,不只繳起房貸來更心甘情願,即使是負擔,也是甜蜜的負擔。
徐佳馨指出,現在的房價確實是高漲,但是年輕人只要肯花心思找房子,不見得要鎖定台北市的房子,可以退而求其次找新北市的中古屋,只要認真找,還是有機會可以找到適合自已需求的房子。
孫協志以節儉聞名,有許多讓人津津樂道的省錢經,包括抽取式衛生紙1次使用單張、除非接待客戶否則工作室不開冷氣等,千萬年收入多投入房產,從小屋換大屋的保守理財哲學,第1次出手就買到投資報酬率達40%的黃金屋。
培養出看房子興趣
藝人收入不穩定,風光時日進斗金,但也可能轉瞬間失去表演舞台,有鑒於此,投資房地產成為眾多藝人理財的不二法門。歌手周傳雄(小剛)與孫協志幼年家境清苦,生活的不安定感讓他們拚命存錢置產,小剛以房養房,孫協志與嬌妻齊心打造幸福宅,兩人都在房地產嘗到甜頭。
「我不玩車、不賭,從小家裡窮,我拚命存錢買房。」小剛兒時一家6口擠在8坪小屋,讓他很早就建立「有土斯有財」觀念,22歲拿到專輯版稅,二話不說就在北市東湖買下人生第1間房子。
小資族每月領二、三萬元,有辦法存到人生第一桶金嗎?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有二十五%的上班族每月財務狀況入不敷出,甚至有四十七.六%的人有負債,原因多半來自學貸跟房貸。
調查發現,小資族中,有高達五成七的人總存款不到十萬元,甚至有十五%存款掛零;但也有十一.一%的上班族存款超過一百萬,整體平均存款數字約在二十二萬九千二百五十七元。有近四成的上班族認為,存摺裡至少必須要有七位數字的金額,才會覺得有安全感。
「前女友喜歡逛網拍買衣服,所以特別幫她打造時尚社群網站,讓她在網路上可以找到更多好看的衣服。」U-Style共同創辦人Masha說,因為這個簡單的理由,讓他與Aaron 、Cheryl三人投入網路時尚社群平台,3年吸引3萬個會員,創造年營收數百萬元的業績。
Masha說,不少年輕女孩喜歡網拍購物,但常買到不合身的衣服,或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搭衣服,只好轉賣,耗時又費心;他看到前女友常忙於這些小事,開啟了創造時尚社群平台想法。
台視主播張宇有「最正主播」稱號,其實這些主播們不僅美麗,頭腦也很精明,不少人認為「房事」比婚事更為優先,像廖廷娟與馬千蕙都是理財一把罩!
至於東森財經新聞主播廖廷娟從小受到父母置產經驗影響,很早就立志要在師大和台大附近區域買房,她說,未來買房會以大安區、中正區為首要選擇,但這兩區房價都高,只好現在開始努力存錢。」
里歐娜努力鑽研房市,六年看過三百間房,累積實力趁勢入手。彭仁義攝
領死薪水的小資女,如何在短短6年,從卡奴晉升擁3房的包租婆?《80萬變3200萬!小資女的包租鍊金術》作者里歐娜分享親身投資經驗,建議「貼著交通建設買準沒錯」。
「不要讓物欲控制你!」里歐娜曾沉迷電視購物,陷入循環利息萬丈深淵,直到頓悟「想要」≠「需要」開始學習記帳,在享樂生活與節儉儲蓄間取得平衡,歷經多年努力累積到人生第一桶金,開啟日後獵屋計劃。
已在房仲業5~6年的陳幼琳,原本自己開服飾店,後來因當時的男友(現在的先生)開房仲店,就轉到房仲店幫忙擔任秘書,後來發現,一樣要花很長的工作時間,但秘書相對薪水卻不多,陳幼琳下了決心:「與其花同樣時間,還不如做業務人員來拼拼看,還可能有更好的收入。」
曾遇挫折落淚
台灣大學斥資300萬元,宣布「台大車庫NTU Garage」計畫,效法國外大學生創辦Google、Facebook、Yahoo等知名企業的精神,目標扶植台大人每年成立100家公司,將就業危機化為創業轉機,與其畢業後只領22K,不如自己創造工作。
台大學術副校長陳良基說,台大擁有許多卓越的研究與教學成果,但畢業生走出校門後,擔心的卻是薪水只有22K問題。台大身為學術龍頭,希望肩負起社會責任,透過台大車庫成立,鼓勵學生「Create jobs, not just take a job!」,把知識技術創造出價值。
大學吹起創業風,平均每年卻只有5%的創業團隊可獲成功。台大創意創業學程主任李吉仁說,過去常見校內許多創業團隊,光憑熱血成立幾年後,男生畢業面臨兵役、女生畢業後想出國留學,讓好的創意無法持續發展下去。台大車庫希望能引入更多前人成功創業經驗,幫助創業團隊。
台灣大學六年前成立創意創業學程,培養學生創業所需基本概念,今天成立台大車庫,初期每年約可培育30個新創團隊,接下來每年將會持續地成長,預計10年後創造上千個新創公司。
小天決定賣掉新婚房,搬回老家,並在賣屋決策中獲得超額報酬,決定的關鍵有三:一、堅信任何金融商品都有景氣循環,沒有只漲不回的道理;二、把不動產變成動產,才能體現獲利,活化資產。所謂「紙上財富不足恃」,沒落袋以前都可能落空。三、秉持投資切忌貪心的哲學,不求賣在最高點,以免一味追高,反而失去客觀判斷的能力。
景氣循環在經濟學上就是一個自然定律,所謂物極必反,小天信奉的正是經濟學的理論核心。也因此,當身邊所有人一面倒認同房價還會上漲時,反而讓他心中的警鈴大作。這正是投資大師巴菲特奉為圭臬的投資格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投資要求勝,除了懂得危機入市之外,出場時機的掌握,恐怕更為關鍵。
長沙台商協會會長林懷在大陸經商24年,對購置當地不動產頗有心得,歷經大陸經濟起飛,他在大陸房市得到不錯的獲利回報,早年購入的房產光是透過出租收到租金就已回本,不過,今年起由於「國五條」(意指房市調控政策)新政頒布,他已逐漸出清房產將獲利了結,以免被高稅負吃掉利潤。
廣州發跡的林懷一路從橡膠業、塑料、大型美容連鎖店經營到大型養生農莊,還曾經涉足地產業。1990年他抓緊時機賺到第一桶金,當時大陸正歷經六四天安門事件的震盪,房價在低點,他便大舉買下廣州優質地段的店面,這是他投資房地產的開始。
剛過32歲生日的藝人黃小柔,生日當天男友王睿跪地求婚,她也在臉書上放上性感婚紗照,獲得網友祝福。但其實黃小柔星途不是一路順遂,卻能在25歲時買第一間房,30歲前身價近千萬,她曾在媒體專訪時表示,多虧買房讓她找到自己的價值。
黃小柔在今年初接受Smart智富專訪,暢談買房經驗,她形容自己不太有主見,星途也不是一路順遂,但多虧生命中的兩位「媽咪貴人」,一位是她的親生母親,讓她懂得房地產投資;另一位則是副業投資有成的藍心湄,教她創業哲學及經營技能,進而啟發她的設計興趣,自創服飾品牌後,吸引國際精品集團併購,讓她在30歲就累積近千萬身價。
被動元件廠聚鼎榮譽董事長張忠本出身於國內創投業搖籃之一的中華開發投資部,他個人的投資工具一直只有股票和房地產,不僅賺進人生第一桶金,也備好穩健的養老金。其中,一手創辦的聚鼎和目前居住的北市大直帝景水花園豪宅,成為成果最豐碩的兩筆投資。
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桶金,張忠本說,35、36年前,他看上了位於台北市民生社區、總價93萬元的預售屋,做為個人投資的第一筆房產。他還記得當時的月薪是2萬元,銀行利息是14%,他拿10萬元買下房子後,夫妻倆每月賺來的錢都是優先還房貸。
一年過後,房子交屋了,當搬進去時,他總共繳了40餘萬元房款,而房子也增值到200萬元,他當場就賺100多萬元,成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當時股票市場正熱,加上媒體推波助瀾鼓吹未上市股的致富之道,挺吸引人,他於是拿出高中以來打工的積蓄,買了自家公司推薦的標的,不過當時因為資金有限,只能買低價股。手中有了股票,心中想一夕致富,於是他數著日子,期待手中的未上市股票能在上市櫃後出現飆漲行情,一圓如台積電、華碩、廣達等掛牌後股價翻倍的發財夢。沒想到,暑假過完不久,公司卻人去樓空,曾對股票前景信誓旦旦的主管,也完全聯絡不到。
懷抱美夢的股市正道,才短短一年就幻想破滅,甚至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他所持的那家未上市公司也因經營不善,董事長請辭,撤銷公開發行。